本公司為因應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及機會,揭露過去三年溫室氣體年排放量、用水量、能源消耗量及廢棄物總重量如下:
一、溫室氣體排放量
單位:t-CO2e
年度 | 111 | 112 | 113 |
範疇⼀(tCO2e) | 199.0548 | 196.1788 | 192.1103 |
範疇二(公噸 CO2e/年) | 4,995.3436 | 5,049.5184 | 4,760.0877 |
合計 | 5,194.3984 | 5,287.4594 | 4,952.1980 |
二、用水量
單位:百萬公升
年度 | 111 | 112 | 113 |
取水量 | 25,109.00 | 19,351.77 | 21,020.76 |
回收再利用水量 | 1,603.00 | 1,654.00 | 1,210.00 |
總用水量 | 26,712.00 | 21,005.77 | 22,230.76 |
三、能源消耗量
單位:GJ
年度 | 111 | 112 | 113 |
外購電力(千度) | 10,091.6034 | 10,176.0289 | 9,635.8050 |
汽油(公升) | 24,202 | 26638.99 | 22,985.14 |
柴油(公升) | 3,961.12 | 3,736.89 | 3,751.92 |
能源消耗量(GJ) | 37,258.8377 | 37,634.4079 | 35,570.8861 |
四、廢棄物清運量
單位:公噸
年度 | 111 | 112 | 113 |
有害事業廢棄物 | 99.60 | 272.82 | 158.55 |
無害事業廢棄物 | 85.95 | 108.63 | 11.16 |
回收再利用廢棄物 | 30.43 | 35.98 | 64.66 |
總量 | 215.98 | 417.43 | 234.37 |
節能減碳未來量化管理
1. 組織型溫室氣體排放量
- 1.1 本公司已完成111年及112年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第三方查證
- 1.2 11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(範疇一+範疇二),較前一年度減少6.34%
2. 耗水量
- 2.1 113年取水量,較前一年度增加8.62%
- 2.2 113年製程廢水回收再利用1,210頓,佔總用水量5.44%
3. 能源消耗量
- 3.1 113年外購電力,較前一年度減少5.31%
- 3.2 113年能源消耗量,較前一年度減少5.4%
4. 廢棄物
- 4.1 113年廢棄物,較前一年度減少43.85%
- 4.2 113年廢棄物回收率為27.59%,較前一年度增加18.97%
節能減碳量化目標:
1. 溫室氣體排放
- 1.1 2026年完成集團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,設定該年度為基準年
- 1.2 短期目標:2029年減量10%
- 1.3 中期目標:2035年減量43.26%(配合母公司政策)
- 1.4 長期目標:2050年達成淨零願景(配合母公司政策)
2. 用水量
- 2.1 本公司用水均為自來水,主要用途為製程用水及生活用水
- 2.2 以111年為基準年,115年用水強度YoY↓1%,120年用水強度YoY↓5%
- 2.3 2030年製程廢水回收再利用量,提升至總用水量的10%
- 2.4 廢水處理符合率100%
3. 能源消耗量
- 3.1 詠業科技主要的能源使用為範疇二的外購電力
- 3.2 減量目標:以111年為基準年,用電密集度115年YoY↓1%,120年YoY↓1%
4. 廢棄物
- 4.1 短期目標:2025年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率達30%
- 4.2 中期目標:2030年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率達40%
- 4.3 長期目標:2035年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率達55%
節能減碳目標達成措施:
1. 溫室氣體排放
- 1.1 設備汰舊換新。
- 1.2 建置能源管理系統
- 1.3 評估建置太陽能發電可行性
- 1.4 評估購買綠電憑證
- 1.5 評估購買碳權
- 1.6 評估導入負碳技術
2. 用水量
- 2.1 增設廢水回收處理設備,降低環境負荷
- 2.2 提升廢水處理效能,確保廢水處理 100% 符合法規
3. 能源消耗量
- 3.1 提升設備效能
- 3.2 低碳技術與製程
- 3.3 使用再生能源
4. 廢棄物
- 4.1 強化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
- 4.2 持續推動源頭分類與減廢
- 4.3 持續推動廢棄物再生處理廠合作,減少直接處理量
氣候變遷導致自然災害變得越來越激烈和頻繁,使環境及生態受到衝擊,因此本公司將氣候變遷納入企業永續經營重大項目之一,將溫室氣體、能源及水資源進行管理,並密切關注全球氣候變遷趨勢,使有效預防可能產生之營運風險。
詠業科技將按主管機關之「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」規劃並執行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作業。本公司目前依下列面向進行風險評估及分析,並依性質執行適宜之對策。
面向 | 風險 | 機會 | 因應作法 |
法規面 | 各國政府訂有溫室氣體總量管制與碳交易制度, 將使產能擴增受限,營運成本增加。 | ■ 建立與營運相關之法規。 ■ 確實執行公司治理及資訊 公開。 | ◆為降低本公司受法規實施之影響 ,持續關注國內外法 規之最新資訊。 ◆汰除老舊設備提升設備效能,減低碳總排放量。 ◆每年進行溫室氣體減量,並於網站揭露其資訊。 |
實質面 | 全球因極端氣候帶來劇烈天然災害, 且發生的頻率及嚴重度愈來愈增加, 將可能使原物料及水資源等短缺, 造成本公司及其供應鏈相當程度的衝擊。 | ■ 提升企業風險管理及緊急應變能力。 ■ 為降低生產成本及提升產品競爭力,持續推動製程最 佳化,以減少能源耗損。 | ◆內部執行節約用水,透過廢水回收再利用,並做好製程省水降低用水強度。 ◆進行電力及用水管理,減少非必要使用。 ◆建立及落實「緊急應變管理程序」規定。 ◆廠房及設備進行投保。 |
產品面 | 客戶要求產品低耗能 | ■ 推動節能產品及服務,以增加營收。 | ◆ 開發或擴大節能產品與服務。 |